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386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278篇
海洋学   486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3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北极航线问题属于很难获得定量信息,真正需要咨询专家解决的问题。针对在处理北极航线问题中遇到的复杂和异常现象.将系统分析中的KJ法应用于北极航线问题研究中.制作了36张包含与北极航线问题相关的信息卡片,最后得到北极航线问题的结构模型图。并归纳提炼出了具体对策。应用结果表明,KJ法能够充分体现群体的创造性思维并将之有序化.能很好地应用于包括系统战略在内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复合系统的综合集成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2.
王汝建  肖文申 《极地研究》2009,21(4):255-264
通过北冰洋西部楚科奇海盆M03孔晚第四纪以来生源沉积物,有孔虫丰度和冰筏碎屑(Ice.Rafted Detritus,IRD)的综合研究表明,海洋氧同位素(Marine Isotope Stage,MIS)7期以来,碳酸钙(CaCO )含量和浮游有孔虫丰度在间冰期的增加和冰期的降低,分别指示大西洋水输入的加强和减弱。而有机碳(TOC)和生源蛋白石(Biogenic Opa1)含量的变化可能主要与输入到海底的TOC降解和Opal溶解作用与底层水中的溶解氧有关。间冰期低的TOC和Opal含量可能反映楚
科奇海盆海冰覆盖减少,营养盐供给多,表层生产力增加,通气作用好,底层水富氧,降解和溶解作用增强,保存在沉积物中的TOC和Opal减少;而冰期相对高的TOC和Opal含量可能反映楚科奇海盆海冰覆盖时间较长,营养盐供给少,表层生产力较低,通气作用差,底层水少氧,降解和溶解作用减弱,保存在沉积物中的TOC和Opal增多。  相似文献   
103.
利用1979—2008年日分辨率的向外长波辐射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去除ENSO影响后,分析了1—3月北极涛动对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大西洋对流活动及降水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北极涛动偏强(弱)时,热带太平洋和大西洋对流活动显著偏强(弱)。北半球热带大洋冬季平均向外长波辐射与北极涛动指数的相关系数存在两个显著负相关区:一个位于中太平洋区,大致包括13°—20°N、160°E—170°W;另外一个位于热带大西洋,显著区覆盖的范围大体包括5°—20°N、15°—70°W。这些区域的降水量也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向外长波辐射、强对流面积指数、强对流强度指数、平均降水量等指标与北极涛动指数的相关均以冬季同期最高,随时间滞后相关迅速减弱。与此对应的对流层低层大气环流也有显著变化,850hPa风场的变化表现为热带太平洋有异常的气旋性环流,气旋中心区与显著强对流和降水异常区一致。而热带大西洋有显著的经向环流辐合和风切变,与异常对流和降水区吻合。海洋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与北极涛动有关联的海温分布,很大程度上与大气强迫有关,说明热带1—3月降水和对流活动与海温的关联较弱。北极涛动与热带太平洋、大西洋对流和降水活动之间主要是通过大气环流的变动产生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4.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test the assumption that cryogenic weathering (here understood as in‐situ disintegration of rock under cold‐climate conditions including ice as a weathering agent) preferentially breaks up quartz grains. We apply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tests to a Quaternary sediment record. The combination of silt production, relative quartz enrichment in the silt fraction, and quartz grain micromorphology is traced in a multi‐100‐kyr lake sediment archive as indicator data for cryogenic weathering. Constant cryogenic weathering conditions are inferred for at least the last 220 000 years from a lake sediment core of El'gygytgyn Crater, northeast Russia. This is the longest continuous terrestrial archive currently known for the continental Arctic. Quartz enrichment in the fines evolves from seasonal freeze–thaw weathering as demonstrated in laboratory testing where over 100 freeze and thaw cycles crack quartz grains preferentially over feldspar. Microscopic grain features demonstrate that freeze–thaw cycling probably disrupts quartz grains along mineral impurities such as bubble trails, gas–liquid inclusions, or mineralogical sub‐grain boundaries. Single‐grain micromorphology (e.g. angular outlines, sharp edges, microcracks, brittle surfaces) illustrates how quartz becomes fragmented due to cryogenic cracking of the grains. The single‐grain features stemming from the weathering dynamics are preserved even after a grain is transported off site (i.e. in mobile slope material, in seasonal river run‐off, into a lake basin) and may serve as first‐order proxy data for permafrost conditions in Quaternary records.  相似文献   
105.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CPC逐日北极涛动(AO)指数资料,结合近30年欧亚地区地面气温年际异常变化的可能机理,分析了AO异常波动对2012年欧亚地区严寒天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O发生负异常波动对2012年1—2月欧亚地区异常寒冷天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AO在12月为正异常波动,次年1—2月则呈现负异常波动,其中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的负异常波动过程比较显著。在AO负异常影响下,极涡面积增大,冷空气活动加强,中纬度纬向环流减弱而经向环流增强,造成冷、暖空气交换加剧,极地冷空气南下入侵到中纬度地区,从而导致欧亚大陆异常寒冷天气;同时,由北大西洋及地中海北上的暖湿气流,在遭遇冷空气阻碍后给西欧和南欧一些地区带来了大面积的雨雪天气。  相似文献   
106.
利用三重震相探测中国东部海域410 km深度低速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眭怡  周元泽 《地震学报》2015,37(1):1-14
基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日本本州地区2009年发生的一次震源深度为167.2 km、 震级为mb6.0地震的宽频带波形资料,利用二维射线追踪方法给出P波三重震相的理论时 距曲线,并采用试错法构建出与观测时 距曲线拟合效果最优的低速异常模型,发现在中国东部海域下方410 km间断面上、下均存在局部的P波低速异常:300—410 km深度范围内低速异常为4%—5%,而410—460/470 km深度范围内的低速异常则达到4%—7%.结合前人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发现该区域不存在明确外源热流,因而,本文认为该低速异常与俯冲板片脱水引起的部分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107.
北极地区地质构造及主要构造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地区范围很广,北极圈面积达2 100×104 km2,区域地质复杂。通过对北极地区区域地质编图,笔者认为前寒武纪主要由波罗的、劳伦和西伯利亚三大克拉通,以及其间的微板块或地块组成。主要造山带包括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的贝加尔造山带、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加里东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海西造山带、晚中生代的上扬斯克造山带、新西伯利亚造山带与楚科奇-布鲁克斯造山带。根据北极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显生宙以来经历的构造事件大致包括: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的贝加尔运动,致使波罗的古陆与斯瓦尔巴-喀拉地块碰撞造山;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加里东运动,在劳伦古陆周边形成规模巨大的加里东造山带;晚古生代的海西运动,波罗的古陆与西伯利亚古陆的碰撞造山形成海西造山带;北极阿拉斯加-楚科奇微板块裂离加拿大边缘,侏罗纪加拿大海盆开始张开;早白垩世,阿拉斯加-楚科奇微板块继续与西伯利亚碰撞,阿纽伊洋(Anyui Ocean)消亡,形成上扬斯克-布鲁克斯造山带。受北极调查程度影响,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掌握北极海水水质特征及地域分布等第一手数据对北极科考意义重大。该项研究工作是全国青少年北极科考子任务,于2017年夏季在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中部海域对表层海水水质特征、地域差异及相关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选取了6个区域共40个采样点采集表层海水样本,从温度、酸碱度、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量、实际盐度和溶解氧饱和度等方面进行了水质特征测量分析,发现该海域6个区域在海水温度、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量、实际盐度及溶解氧饱和度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而酸碱度差异不大: 北部冰区水温最低,溶解性总固体量最低,溶解氧含量较高; 西北部海湾溶解氧饱和度最高; 中部海峡溶解性总固体量最高,盐度和电导率最低; 南部海域水温最高,实际盐度和电导率最高,溶解氧饱和度最低; 东部沿海水温偏低。采样点地理位置、洋流情况、地形地貌等因素对表层海水水质均有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对补充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第一手科考数据和进行深入的科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北部冬季气温增暖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17,他引:32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地表气温资料,分析了1949-1999年东亚北部地区冬季气温的变化。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东亚北部的气温显著升高,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这种气温的异常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直接影响。近二十几年来,北极涛动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北极涛动维持在正位相并持续增强,同期东亚冬季风持续减弱。研究表明,北极涛动持续增强的趋势是东亚北部地区冬季增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0.
Simulated circum-Arctic climate changes by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future changes of the Arctic climate by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simulated by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HIRHAM forced with the ECHAM5/MPI-OM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and assuming the SRES A1B emission scenario. This assessment provides the regional patterns of future circulatio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Arctic by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magnitude of winter and summe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while their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s projected to change seasonally and is regionally dependent. The regional-scale response of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storm tracks and atmospheric baroclinicity. During winter, the regions of strongest baroclinicity are shifted northward and strengthened. Changes in the season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re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their extremes. Extreme warm and cold events are significantly projected to change, with relative changes of seasonal precipitation being larger than those of precipitation extre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